伴序网 > 杂谈 > 正文

​五国伐齐:中国古典顶级权谋

2025-03-08 15:34 来源:网络 点击:

五国伐齐:中国古典顶级权谋

导读

中国历史上最复杂、参与方最多、最精彩的权谋博弈,当属五国伐齐!看上去,是齐国吞并宋国引起诸侯国全面围剿,然而从一开始,这就是一场诸侯国权力游戏,整个过程在全世界来说,无出其右!

齐国底牌

齐国的国策,在很长时间内是2条。第一是维持泗上国家的存在,缓冲魏国、楚国与齐国的战略空间。泗上国家最大的就是宋国,而宋国仗着自己身份特殊四处扩张,成为一个中等诸侯国,仅次于战国七雄。

其次,齐国要确保中山国存在,以此来缓冲与赵国的空间。然而,在三晋不断进攻下,中山国已不复存在,齐国与三晋关系迅速恶化。

三晋底牌

三晋虽然表面一体化,但内部却有三条心。赵国首先要确保中山国的占领,以此对齐国形成战略优势,其次赵国以拉拢、合作来换取魏国支持,以此来攻灭韩国,与魏国一起携手共进。

而韩国则以捆绑魏国为最大国策,避免被赵国吞并。其次,维持诸侯国平衡,避免一家独大,造成对韩国不利局面。

魏国则深邃的洞悉赵、韩两国的战略,以外交平衡继续把三晋捆绑在一架战车上。

而魏国的天下大局观,是以“诈术”不断的欺骗列国,不断的和列国建立“隐形联盟”,不断的发起会盟,又不断的撕毁盟约,用其高超的外交和谋略,为本国利益最大化努力。

秦国底牌

秦国的国策,很长时间就是东进,依靠军事实力、外交、权谋,不断突破三晋封锁,打出函谷关与诸侯国一争高下。

但秦国战略在列国合纵结成反秦联盟,“纵约”产生后,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
一直到张仪上台后,深邃观察到合纵的列国各怀鬼胎,于是提出了连横,利用各国矛盾,分化、瓦解“纵约”,用外交、权谋为主,军事为辅,打开局面,进入中原。在这当中,秦国与齐国、宋国结成联盟,进而在三晋后方形成军事压力,让三晋首尾不能相顾。

此外,秦国加强对巴蜀的战略部署,从而获得稳定的后方,又能减弱楚国实力。

楚国底牌

楚国一直以来对中原领土有觊觎之心,南方领土虽然广袤,但都是烟瘴之地,荒无人烟。

楚国宫廷除了本土的公族,还有2大外来派系。一个是齐国,一个是秦国。齐国派系与秦国派系势均力敌,两派都有自己战略意图,想拉拢楚国公族,打压另一派。

楚国对西面领域也有安全要求,巴蜀、黔中、汉中,都是楚国势力范围,但秦国在此和楚国形成犬牙交错的态势,双方为此经常展开大规模战争。

但是,秦楚之间一直有默契,而秦国的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楚国公主,甚至有人怀疑秦始皇那个没有留下名字的王后,也是楚国人。

楚国之所以和秦国和睦,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和齐国竞争展开优势!究其原因,自齐桓公称霸诸侯,齐国与楚国就一直在争夺中原霸主地位。虽然秦国作为后起之秀,引起列国的忌惮,但在楚国核心战略里,齐国依然是楚国的头号敌人,秦国只算是小把戏。

在楚王被张仪骗到秦国并扣留时,齐国也趁火打劫,扣留了楚国太子。孟尝君甚至联合三国出兵,占领了楚国淮北之地。

战国后期,楚国中心渐渐从鄢郢转移到了江淮地区,而这却和齐国扩张形成了死亡交叉。楚国赖以生存的江淮地区成为了齐国战空间。面对齐国的步步紧逼,楚国对齐国恨不得啖其肉、饮水血!

燕国底牌

燕国很长一段时间内,都在不断攻略辽东半岛,甚至把势力伸入朝鲜半岛北部。

然后,辽东毕竟是苦寒之地,燕国核心依然是华北平原。当年齐国大举入侵燕国,大肆破坏,以至于燕国从此孱弱不堪。

燕国从此立下国策,对齐国报仇雪恨成为燕国唯一的使命。

在此基础上,任何联盟、隐形联盟、外交、权谋、军事等手段,都是报仇一部分,而燕国在报仇大战略上,几十年如一日,等待一个时机的到来。

各国交锋

面对强盛齐国,三晋各怀鬼胎。

过去三晋有二选一的方案,那就是西边和秦国对抗,东边和齐国博弈。随着秦国吞并河东地区,三晋不敢与之交锋,剩下的就只能死死的盯住齐国,以防齐国进一步压缩战略空间。尽管如此,韩王明显与齐国保持和睦,齐国存在可以最大程度维持天下平衡,以免下一个轮到韩国。

而赵国则胆战心惊,在秦国夺取河东之地后,赵国的战略空间被压缩到极致,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赵国进入疯狂状态,特别是东边的平衡,如果齐国吞并一个中大型诸侯国——宋国,那就等于是向赵国宣战。

魏国和赵国一样,在失去对秦国战略优势后,无法容忍在东部边疆出现任何变动,如果一个大型诸侯国被齐国吞并,魏国将会在齐国和秦国夹击下迅速灭亡。然而,魏国表面上却保持中立,在魏国宫廷听不到一点关于齐国的消息,向来狡诈的魏王,此时用沉默表示了对齐国结局的态度。

而秦王一直在注视着东方,秦国战略是联合齐国攻入赵国,然后和齐国平分赵国领土。此外,秦国与宋国保持联盟,以此对三晋形成夹击。

但是,随着齐国野心越来越大,齐国吞并宋国意图越来越明显。秦王也意识到,齐国会陷入诸侯国一致讨伐,秦国与其联合一个半死人齐国,不过和诸侯国一起,群殴齐国,顺便捞点好处。

当然,秦国宫廷并没有过度干涉列国,既没有提醒盟友齐国,也没有破坏诸侯国的联盟,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。

楚王也在看着东方,齐国太庞大了,而齐国旁边的附属国宋国,对楚国核心区域威胁太大。对于西面的损失,楚王丝毫不在意,边患而已。

但对于宋国,对于齐国,楚王寝食难安,期待有一个机会,让他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!

各国都在磨刀霍霍、对齐国展现出极大的恐惧与忧虑,除了心大的齐王外,没人会觉得齐国生存环境会很好。

齐王一直在观察宋国,这个淮泗国家利用诸侯国的平衡,四处攻略小国,形成了一个规模比韩国都大的中大型诸侯国,所谓五千乘之劲宋。

齐王早就把父王、列祖列宗的遗嘱抛之脑后,什么战略缓冲,什么平衡,在这么一个大蛋糕诱惑下,齐王已经是馋涎欲滴,好像列国似乎对齐国战略并没有太大反应,魏国、秦国保持沉默,楚国也还算友好,燕国不堪一击。看来吞并宋国,是水到渠成的事情,何况宋国有天下最富庶城市——陶邑。

夺取宋国,齐国就有夺取天下的实力,夺取宋国,齐国就有源源不断的财富。齐王贪婪的看着地图,谋划着自己的战略。

一个人明锐的观察着一切,他就是燕王。

燕王多年前筑起高台,以重金聘请各国英雄,等待的就是一个出击的机会!

乐毅帮助燕王练兵统筹,他能和管仲齐名。只不过管仲帮助齐国完成霸权大业,而乐毅则是要把齐国带入深渊!

另外一个人躲在阴暗角落里,他就是苏秦!这是一名优秀外交家,也是一名顶尖的间谍。他是燕王雪藏人物,在关键时刻放出去。

在燕国都城蓟,燕王正在送别苏秦。

燕王说:这一走,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你了。

苏秦回复:大王待我恩重如山,臣愿肝脑涂地,报大王之恩!

燕王拉着苏秦的手,流着泪看着他很久很久。

一辆马车疾驰在燕国的边界线,以飞快的速度前行,很快就进入了齐国。

谁也没有想到,一个来自外国的纵横家,会登上齐国的相位。更会引起一连串的蝴蝶效应,最终让齐国走上了不归路。

苏秦马车缓缓的进入齐国都城临淄。

当苏秦看着繁华的临淄,心里默想:游戏才刚开始!